2019年以來,首鋼股份公司煉鋼作業部二煉鋼作業區以關鍵技術創新突破為抓手,全員參與,高效協同,精細管控,狠抓落實,在降低白灰消耗、高端品種鋼不剩鋼操作等技術攻關上取得成效,確保重點指標兌現,圓滿完成了作業部分解的降本任務。
煉鋼工序的降本挖潛已經不是簡單的節省主副原料消耗,而是在保證鋼水質量的前提下,著重應用科學、合理、高效的技術手段進行工序革新,實現良性降本。二煉鋼煉鋼作業區結合產線品種特點,通過大力開展原輔料成本管控,降低金屬料、能源介質消耗等一系列技術攻關和實踐總結,開發和應用了多個典型降本措施。
抓住降低白灰消耗這個牛鼻子。白灰是轉爐煉鋼用于造渣脫磷的最主要副原料,降低白灰消耗,在技術理論上本身就是挑戰。結合二煉鋼產線的品種結構以及鐵耗控制,該作業區提出了基于高磷鋼種的低堿度高氧化鎂造渣工藝和基于高鐵耗運行環境的石灰石替代白灰煉鋼工藝。
在談到“低堿度高氧化鎂造渣工藝的應用”時,首席作業長朱良說:“這項技術的成功應用完全得益于技術人員對煉鋼工藝的一次綜合提煉?!贬槍Ω吡卒摲N,在添加磷鐵的同時帶來了其它雜質元素的攝入,由此帶來鋼水質量的波動。是否有一種方法既能夠實現轉爐高磷出鋼,同時又能減少額外的磷鐵消耗呢?以品種專業趙曉東為核心的煉鋼技術團隊通過分析梳理大量數據,大膽提出了低堿度高氧化鎂造渣工藝。隨著試驗數據的積累和改善,該攻關團隊最終實現了高磷鋼種白灰量控制在2000—4000千克/爐。高磷出鋼,減少了磷鐵消耗,改善了高磷鋼種的性能,低堿度高鎂爐渣情況下實現對轉爐爐襯的穩定性控制。另外,針對高鐵耗運行的環境,結合使用廉價的石灰石代替石灰造渣,低磷鋼種也實現了降低白灰消耗的目的,上半年二煉鋼白灰消耗綜合降低3千克/噸,由此帶來節省白灰成本243.3萬元。
開發部分高端品種鋼不剩鋼工藝。部分高端品種鋼需要嚴格控制轉爐下渣以滿足質量要求,需要剩鋼操作,由此帶來部分鋼水倒入渣罐,白白浪費。轉爐剩鋼濺渣,基本喪失濺渣護爐作用,爐襯侵蝕嚴重,而且爐下地坑大鋼渣塊結坨,清理極其困難。
在此之前,該作業區曾一度將工作重點放在如何適應剩鋼操作上,崗位職工采取了加大清理爐下的頻次、補爐力度,改變錯車抬爐方式及采取回收部分剩鋼等措施,既耗費了大量精力、財力,又間接影響了作業部大生產的穩定高效運行。在這種情況下,該作業區技術管理人員提出了一個設想,如果不剩鋼,所有的問題會不會迎刃而解?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就要解決怎樣在保證鋼水質量的前提下實現不剩鋼操作。技術員江騰飛回憶道,一次低堿度高氧化鎂試驗期間爐渣堵出鋼口的故障,打開了我們不剩鋼操作的思路,通過造高粘度渣,降低爐渣的流動性,再加上設備操作配合,他們迅速形成方案,開始工藝試驗,目前已經成功組織高牌號無取向硅鋼不剩鋼試驗60爐次,未發生異常,節約鋼水損失180余噸,節省金屬損失成本61萬元。
優化轉爐復吹氮氬切換時機。正如前面講到的,每一次技術創新都離不開技術人員長期的工藝技術數據跟蹤、總結、分析和提煉,離不開一線職工的精細操作,保障落實,同時也離不開各級領導的鼎力支持和經驗分享。轉爐復吹氮氬切換時機的攻關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它的創新思路源于股份公司降本督察組的一次技術交流,當時督導組組長譚明祥提出一個問題:“你們目前氮氬切換比是多少?這個數據的理論依據怎么界定的?”該作業區目前的氮氬切換比雖然已經達到了56%的水平,但是這個數據無法提供理論數據支撐。這個參數到底是不是真的合理呢?更加滯后的氮氬切換是否會對鋼水N成分帶來不利的影響?許多個待考證和研究的課題擺在了技術攻關團隊的面前。為了探尋最優的氮氬切換比,他們立即組織了工藝對比試驗。結合二煉鋼所有鋼種的工藝數據,對煉鋼模型中轉爐復吹氣體切換時機進行了調整,由56%氮氬切換調整為70%,僅此一項工藝技術創新就能大幅降低氬氣消耗,系統數據分析計算,每月可節省氬氣成本29.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