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誰在數字化、智能化進程中走在前列,誰就能在高質量發展中占得先機、掌握主動。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笆奈濉币詠恚卒擇側敫哔|量發展新航道,在“推動技術創新成為首鋼第一競爭力,加快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首鋼場景”的戰略領航下,乘著數字化東風,首鋼全面布局“十四五”數字化藍圖,圍繞“集團管控和共享服務”“鋼鐵業、園區開發與運營管理、培育產業、產融結合”的“1+4”目標,以7類、44項重點任務全力推動數字化、智能化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著力鍛造“數智”長板,助力產品和服務能力提升。
沖鋒藍海,千帆搏浪。三年來,首鋼向數字藍海進發,經歷了眾多從0到1的艱難探索、從無到有的智慧蝶變,涌現出一批標志性成果。逾萬個投資項目受控于“數據網”,確保穩健投資、精準投資;17萬項資產納入“云端庫”,實現底數清、保值增值;月均上億條財務數據集中成“一本賬”,全面、連續、精準反映企業經濟活動;鋼鐵“智能工廠”“燈塔工廠”建設加速落地……“信息在系統中共享、流程在系統中貫通、業務在系統中協同、資源在系統中利用、權力在系統中受控、知識在系統中傳承”,龐大的數據彰顯著“數字”的澎湃動力。
當一張張“數字譜圖”變成一個個“現實場景”,正為首鋼高質量發展贏得新空間、注入新動能、匯聚新優勢。
從“共享”到“共創”,全面提升集團一體化管控能力
2024年1月8日,隨著長鋼“財務一體化”系統成功上線,標志著該系統在首鋼外埠鋼企覆蓋工作圓滿收官。
萬物互聯時代,數字價值凸顯?!耙饬績r值大小,很難用幾組數據或幾方面成效說清。”提起數字化轉型在財務管理中的作用,首鋼股份公司會計室副主任劉麗麗說。她為記者舉了一個小例子。作為公司總賬,原來每個月的財務月報都要經歷一番“數據轟炸”,30多張EXCEL手工報表點對點傳輸到她手中,逐一手工粘貼匯總,再經統計、審核、校驗,最終導出一套上報集團公司。“這還僅僅是我們一家單位,可想而知集團公司的總賬會收集幾十個二級單位的報表,重復跟我們一樣的操作。”
集團“財務一體化”系統上線后,這種“剝洋蔥”式的月報模式徹底成為歷史。各項數據流匯集于系統,各層級財務人員均可操作業務,財務月報及時率可達100%。
數字化轉型,重要標志是互聯互通、共建共享。作為大型企業集團,首鋼各成員單位地域分散、產業多元、架構復雜,難免出現“數據孤島”“系統孤島”“業務孤島”。實現集團一體化管控,首先要打通業務流、數據流、資金流,實現縱向貫通、橫向融通。
戰略布局奠定轉型根基。“十四五”以來,首鋼聚焦“健全管理體系、提升管理能力”,通過自主研發和集成創新的方式,全面搭建集團信息化平臺,持續打響管控“覆蓋戰”“穿透戰”。截至目前,集團基本實現財務一體化、資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投資管理、審計管理、科技創新管理等系統在成員單位的覆蓋。法務管理系統、數字化電子發票管理系統、公司治理系統、檔案管理系統、統計管理系統、新首鋼通先后上線運行。這些平臺的搭建,打破了集團與各成員單位系統間的“壁壘墻”,實現業務精準對接、資源流動共享。
通則達、達則用。集團系統優化部應用系統總監汪國棟說:“這些管理系統并不是簡單的業務流程線上‘移植’,而是通過信息交互和共享,實現業務流程優化和再造,終極目標是提升效率、創造價值?!?/div>
投資管理系統,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首鋼打好高質量發展基礎攻堅戰中,降低帶息負債是最緊迫、最艱巨的任務,其中關鍵一環就是嚴控新增債務和新上項目,一個具有首鋼特色的數字化投資管控模式應運而生。
“把權力賦予流程”是投資管理系統應用的核心思想,投資項目在投資系統立項后生成唯一項目編號,就有了“出生證”,這張“出生證”將伴隨項目全生命周期,并作為與其他系統數據交換的唯一憑證??傮w上把握“雙控”,即單位年度計劃控制和項目總投資控制;設置“三道防線”,投資管理、法務、財務、企業業財等多系統“通力合作”,針對一個項目,合同簽訂額不超投資總額,支出總額不超合同額,通過項目控合同、合同控資金、資金控付款,實現數據“互通有無”、管理“嚴絲合縫”。
“我們基于系統還建立了包括6個維度、13個指標、27個事項的評價模型,30分鐘就能出具一份評價報告,各單位投資管控扣分事項直接穿透到業務中溯源,打通制度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通過評價促進各單位規范投資活動,防范投資風險。”集團戰略發展部投資總監胡欣怡介紹。
截至2023年底,投資管理系統累計管理項目10403個,計劃外項目“斷崖式”下降,存量項目體量、項目進度拖期率大幅下降,投資項目質量顯著提升。固定資產投資支出與經營凈現金流保持在合理比例,為集團穩步降低資產負債率提供重要支撐。
厚積而薄發。隨著數字化轉型駛入“深水區”,2023年12月15日,首鋼在北京市屬企業中完成“首潛”,第一家上線數字化司庫系統。司庫,本意是指掌兵器鹵簿的部門或機構,在現代化企業管理中,承擔著統籌運作資金及金融資源,實現全口徑全要素資源管理的戰略管理重任。司庫系統就像“錢袋子”,實現全集團資金可視、可溯、可控,并通過挖掘數據價值,為集團經營提供決策支持。
夏種冬收,集團司庫系統建設歷經141天,上線銀行賬戶、資金集中、票據管理、外匯資金、融資擔保、內部融資及司庫決策分析“6+1”模塊,集中700余家單位。潛心礪劍,鋒芒初露。集團資產負債率、“兩金”占比、帶息負債持續壓降。賬戶全級次全面可視,可視范圍覆蓋至重點實控參股企業。從“盤得清”“管得住”到“用得好”,首鋼正經歷從傳統資金管理向數字化司庫跨越式發展。
三年來,“一路通”向“路路通”加速匯集。數字化應用不僅實現了集團與各項下單位的業務“貫通”,還實現了集團各管控部門之間的業務“縫合”,真正實現管理“一盤棋”。人力資源管理實現全集團組織人事數據的統一、規范和共享;科技創新管理實現項目全鏈條、成果全過程管理;審計管理實現項目從計劃、實施、報告到整改的全流程閉環管理;法務管理搭建風險可視化底座,從事后完善向事前預防、事中監控轉變;公司治理實現子企業股權架構、章程制度、治理結構、董監事信息“一鍵查詢”;集團數字檔案室信息管理平臺實現全國產化,數字檔案室獲評“北京市高水平數字檔案室”。
三年來,“數據流”向“價值流”加速轉變。通過數據沉淀、挖掘、分析,海量數據從靜態資產變成動態資源,進一步提升了價值創造能力。集團財務一體化、投資管理等業務50個流程實現系統支撐,開發核算、資金、科技、人資等報表近千張;基本實現集團財務管理“核算一本賬、預算一張網、資金一盤棋”,財務憑證自動化率97%,月結、報表及時率達100%;財務共享業務場景從800余項增加至1200余項;集中管理資產約17萬項,實現賬卡物一致,為資產保值增值提供支撐。
致廣大而盡精微。幾年來,從“搶搭數字快車”戰略部署到“織牢信息網絡”縱深推進,通過積極謀劃、全力推進、精準落子,數字化血液加速流向集團管控“大腦”,集團資源配置能力、管理創新能力、風險預警能力和戰略決策能力顯著提升,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從“智造”到“智營”,創新鍛造鋼鐵核心競爭優勢
寬敞明亮的京唐管控中心內,81塊電子屏組成的“數字藍海”,實時呈現制造、設備、安保、能源、物流等各類現場數據,五部門調度人員合一辦公,海上鋼城一派緊張忙碌景象。
走進首鋼智新電磁一作業區軋后庫,卻是另一番“安靜漆黑”景象,無需照明、無人干預,地面軌道的AGV小車載著物料自由穿行,倉庫頂部的無人天車自動偵測定位、精準取放鋼卷,成為名副其實的“黑燈工廠”。
在順義冷軋鍍鋅生產線,貼標機器人正揮舞著靈活的手臂完成鋼卷貼標檢測,撈渣機器人正“不厭其煩”地進行扒渣、撈渣作業?!霸瓉磉@些都是人工作業,不僅工作枯燥而且勞動強度大。”對于智能化帶來的改變,順義冷軋首席工程師崔倫凱感觸頗深。
……
“十四五”以來,首鋼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在鍛造鋼鐵業“數字優勢”上持續發力,明確智能制造管理職能,發布智能制造工作推進方案及標準化建設指南。各鋼鐵和礦產資源基地深度應用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與生產、運營、服務、供應鏈協同等環節充分融合,加速演繹“制造+服務”的優勢升級。
——智能生產,自主創新、高效運行
用足用好“推動技術創新成為首鋼第一競爭力”關鍵一招,鋼鐵業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奮力攻堅、勇攀高峰,智能工廠建設成果不斷涌現。首鋼京唐MCCR產線依托智能工廠建設,產線運營成本下降4.7%、生產率提升10.6個百分點,設備功能精度管理、模型自動化控制水平再上新臺階,實現1.1毫米吉帕級高強鋼和0.8毫米薄規格產品批量穩定生產,獲批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股份智新電磁研發周期縮短40%、制造周期縮短22%,建成投產全球首條100%超薄規格、高磁感取向電工鋼專業化生產線,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科改示范企業”。順義冷軋“燈塔工廠”推進80個用例優化迭代,設備綜合效率提升4.3個百分點,降低庫存約7600噸。
數字化為“極致效率、極低成本”打開了智慧之門,一批智能裝備、智能工序、智能產線陸續投入運行。
工業機器人正逐步成為新一代生產操作“大軍”。在鋼鐵生產基地,股份、京唐、長鋼、水鋼、貴鋼先后在分揀搬運、貼標噴號、拆捆帶、內圈點焊、測溫取樣、皮帶巡檢、計量等多場景應用工業機器人170余臺,540余個現場崗位告別了人工操作。在礦產資源基地,礦業搭建智能采礦等四大平臺,減少現場和新增項目人員配置百余人。首礦投硼鐵露天采場內,百噸級礦車實現裝、運、卸全流程無人駕駛,成為遼寧省首個無人駕駛礦山示范基地。
各基地生產過程向智能化邁進。轉爐智能出鋼技術在股份、京唐投入應用,出鋼時間縮短5%。連鑄坯熱裝預處理設備應用于京唐6號鑄機,成本降低11元/噸。無頭軋制板形模型先進控制技術應用于京唐MCCR產線,無頭凸度控制精度穩定在98.5%。全工序板形評價系統與質量協同控制技術應用于股份,質量評價精度提升40%以上。順義冷軋開發材料CP崗位展示面板,實時向崗位推送鋼卷生產、質量、過程控制要求,同步采集數據,將質量事后分析轉變為事前預防性控制和事中過程控制。
——智慧運營,高效協同、降本增效
當場景化的智能裝備在“臺前”模擬人的操作,實現自動化生產,集成化的智能平臺則在“幕后”讓算法發力、AI決策,模擬人的思想,實現智慧化運營。
智能排程,向時間要效益。股份、京唐、順義冷軋全力研發產線智能排程系統,實現流程緊密銜接、供需精準匹配。京唐冷軋一個輥期人工編排時間縮短45分鐘以上;中厚板組板速度對比人工提高10倍,成材率和收得率分別提升0.4個百分點和0.84個百分點,創效千余萬元。智新電磁精整機組計劃編排,由3人負責6條精整線變為1人負責9條精整線。
“智能排程就是讓計算機進行大規模數據學習和練習,創造時間最短、余材剩余最少、效率效益最優的生產作業計劃,不斷完成從‘人腦’到‘電腦’的迭代。比如,我們開發的機組計劃聯排功能,將上道機組計劃內未下線的物料作為虛擬物料直接排入下道機組,工序制造周期縮短51%,減少了庫存資金占用。2023年,我們在新投產三條機組的前提下,實現在制品庫存‘不增反降’,年末在制品庫存達全年歷史最好水平。”智新電磁生產部綜合計劃員鄭魏說。
智慧物流,向協同要效益。物流快一步,優勢多一分。股份完成10個智能庫改造,實現廠際間18條線路倒運車輛智能調度,月均降低庫存6000噸。京唐智慧物流管控平臺上線,應用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建立全場景物流調度模型,取消全部人工派車、人工調度,廠內物流效率平均提升15個百分點,年創效益1500萬元以上。
智慧管理,向精細要效益。京唐構建“燃—熱—電—水—鹽”五效一體高效循環利用系統,年節約16.4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40萬噸。股份、京唐優化環保監測系統,助力全流程超低排放A級企業通過及復評。長鋼搭建環保分布式控制系統,實現環保排放、設備、生產運行等數據全方位管控。
——智慧服務,敏捷響應、精準施策
近年來,首鋼積極建設產銷一體化管理平臺,形成了以股份營銷中心為核心,鋼鐵基地和加工中心組合的集中統一、快速響應、運行高效的營銷網絡,有效保障了下游客戶生產穩定。
同時,面對鋼鐵市場低迷、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等嚴峻形勢,首鋼充分借助數字技術,實現差異化、精準化服務,提升產品競爭力和服務客戶能力。
智慧EVI(Early Vendor Involvement),即材料制造商介入下游用戶早期研發階段,為客戶提供更高性能的材料和個性化的服務。談及具體應用,智新電磁工藝技術部冶金規范管理員周曉琦說:“最近,我們正在與一家知名大型電動汽車生產商客戶開通并對接信息技術接口,客戶可隨時查詢到每一個應用首鋼電工鋼的產品原材料數據情況?!?/div>
網絡時代的“物勒工名”,拉近了首鋼與客戶的距離,提升了雙方合作粘度。從追求產品本身改善到追求為用戶改善,首鋼開展了承載、拉延等10個需求子維度與材料性能子維度的匹配優化研究,為用戶提供零件選材推薦。建立了2GPa級別及以下全覆蓋的汽車板使用性能數據庫,為用戶提供使用性能數據服務,目前,累計下載量達15000余條。
“讓數據多跑路,讓客戶少操心”,數字化在營銷領域的作用不斷顯現。智慧訂貨,為客戶量身打造需求預測模型、供應鏈環節斷料預警模型,考慮在客戶前面,服務在客戶身邊。依托智慧營銷平臺,與18家大客戶實現數據對接,服務中小客戶超過2000家;第三方物流管理匯集100多家承運服務商、175家外部倉庫、7000多名注冊司機,合同處理周期冷系縮短3.6天,物流運費報支縮短23小時,產品發運平均每車縮短3小時。
數字“軟實力”與鋼鐵“硬實力”的“雙向奔赴”和深度融合,有力推動了鋼鐵業生產、銷售、服務的全鏈條升級,市場“成績單”喜人?!笆奈濉币詠?,首鋼高端領先和三大戰略產品產量、EVI供貨量、鋼材出口量等均創歷史最好水平。汽車板銷量國內市場占有率保持前三。電工鋼取向超薄規格產品增長29%,市場占有率保持領先;無取向新能源用產品增長29%,實現國內銷量前十的新能源車企全覆蓋。
從“底座”到“終端”,開拓數字產業化發展新空間
思長遠,謀全局?!笆奈濉币詠?,緊跟首鋼打好高質量發展基礎步伐,數字化轉型也在建“底座”、打“樁基”,有了四梁,八柱也一根一根立起來,并在園區運營、培育產業、產融結合等新業態“終端”孵化應用成果。
“數字技術”和“數字人才”在數字化轉型中發揮著硬件與軟件的關鍵作用,互相依賴、互為支撐。
聚焦數字化底座建設,首鋼推進云邊協同的工業互聯網建設,具備萬臺以上工業設備數據采集、200多種主流工業設備協議解析接入等能力。開發搭建兩個中臺。數據中臺,實現數據一次生成、多處共享;技術中臺,集中提供電子簽章等公共服務組件,以及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
同時,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首鋼云承載36家成員單位的81個應用系統。形成云網融合基礎設施架構,實現相關單位、生產基地網絡聯通、數據貫通。成立網絡安全運營中心,加強網絡安全技術和運營一體化管理,態勢感知平臺覆蓋14家單位,實現IT資產、漏洞、安全事件動態閉環管理。建成投運同城容災中心,為首惠產融、財務公司等單位共16個應用系統提供了高可用、高可靠的運行環境。
數字化轉型,人才是基石。首鋼技術研究院、首自信公司及股份、京唐、礦業、首鋼工程等相繼成立數智化部門。2023年,京唐成立數智運營部,聯合首自信公司智能制造研究所,組成百員數字團隊;順義冷軋成立數字化轉型辦公室,由公司領導帶項目、帶課題……更多“新銳力量”投身數字化轉型,形成以人才為基礎、業務為導向、技術為支撐的保障體系,全力推動數智化變革。
在順義冷軋首席工程師、智能制造負責人李鳳惠的辦公桌上,記者看到了厚厚一摞工業編程書籍和資料?!?023年,我們組織全體管理人員學習了Python編程軟件,開展FineBI數據分析大賽,無論是新入職職工,還是40、50歲的老職工,都要了解基本的數字化知識。比如,連退的一名老師傅,利用FineBI自己開發了作業區質量和生產分析模型,將數字化技術真正應用到崗位中?!闭劶奥毠底只季S的轉變,李鳳惠說。
基礎不斷夯實,活力持續釋放。隨著新一輪信息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數字化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日益凸顯。近年來,首鋼不斷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步伐,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激發新業態、新模式,為高質量發展贏得新空間。
北京園區變身數字產業園。圍繞打造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首鋼高地,聯合10家海內外機構成立“國際互聯網3.0創新聯合體”,初步形成科幻、人工智能、互聯網3.0、航空航天等特色產業集群,探月中心等300余家企業入駐園區,其中70%以上為科技類企業,科幻產業集聚區入選中關村特色產業園。首建投建設IOC智慧運營中心、招商運營一體化管理平臺,為入駐企業提供“智慧服務”。
數字金融助力產業發展。產融結合又添“新利器”,財務公司核心業務系統實現7×24小時服務,為集團深化票據管控、司庫體系建設提供了有效支撐。應用RPA機器人全年替代人工作業3968小時。首惠產融上線京票3.0系統,完成區塊鏈BaaS平臺搭建,開立“首鋼京票”超100億元,入駐平臺企業客戶數2000余家,首鋼成為北京市第一家可開立供應鏈多級流轉債權憑證的國企?;鸸窘祿治銎脚_,涵蓋3個產業公司和2個業務板塊。
培育產業注入新動能。首鋼工程生產和管理業務信息化覆蓋率分別提升25個百分點和19個百分點。首建搭建BIM+數字工地平臺,完善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推進“兩標”與信息系統融合。機電公司生產管理平臺在遷安機械修理分公司、京唐檢修分公司試點應用,縮短生產準備周期近1/3。首鋼環境搭建生產管理系統,覆蓋魯家山、長治生物質項目,實現提效提能。
數字化產品和服務走向市場。首自信公司在為集團提供數字化服務的同時,還自主研發多款數字化產品,形成集團管控、經營大數據、經營管理等3大類、12個產品與解決方案,取得11項智能制造知識產權,開發智慧城市3款中臺產品、5款運營管理類產品。市場先后拓展到首農、首開、一輕、北辰、通州大劇院等十余家北京市國企和事業單位,外部輻射到馬鋼、柳鋼及山西、陜西等十余家地方國企。礦業電機車無人駕駛、智能調度等智能礦山產品和技術應用到紫金礦業、山東黃金等三十余家礦山企業。
數化萬物,未來可期。時值中午,記者從京唐數智運營部出來,許多技術人員仍埋頭忙碌,年輕的部長助理趙坤鵬話語誠懇:“數字化這條路是必須要走的,而且是要堅定不移走下去的,我們已經在籌劃‘十五五’數字化轉型,要詳細到每一項規范標準、每一個創新項目,確保踏出去的每一步都是實實在在的。”相信不久的將來,將從這里產生更多的數字化轉型成果、數字化領軍人才……
數字時代奔騰向前,不斷噴涌的“數字首鋼”新浪潮,必定會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來源:首鋼新聞中心
編輯:張雨恬
相關文檔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注明來源于《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
【2】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電話:010—010-6441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