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賽迪通過自主開發,首次打通配礦—燒結—煉鐵全工序技術鏈,為客戶制定價格優勢且質量可靠的配礦方案,在穩定燒結和高爐爐況前提下降低高爐燃料比5千克/噸~10千克/噸,鐵水成本降低15元/噸~30元/噸。
中國是世界鋼鐵第一大國,但鐵礦石長期依賴進口。近年來,我國每年進口鐵礦石比重達80%以上,鐵礦石成為限制我國鋼鐵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卡脖子問題。由于未與大型礦山簽訂長期供應協議,不少民營企業無法獲取穩定的礦源,加上混勻能力差、礦石質量波動大,長期忍受“吃不飽吃不好”的苦惱。
為解決這一難題,2017年,中國五礦決定在曹妃甸建立國際礦石混配中心,旨在利用曹妃甸港先天的物流優勢,靈活把握市場變化,以鋼鐵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滿足不同高爐的個性化“胃口”為標準,提供精細化服務,為客戶提供高效、低碳的礦石解決方案,打造綠色、集約的鐵礦石供應鏈。該項目由中冶賽迪負責最核心同時也是最困難、技術要求最高的的配礦技術研究工作。
1 工藝、理論與智能算法結合 打造行業領先的鐵前一體化配礦方案
傳統的燒結、球團和煉鐵配礦方法較為簡易,一般僅基于原料成分、物化性能、過程經驗和原料價格等因素。對于沒有穩定原料結構的企業而言,因其原料結構變化快,按傳統的配礦模式會導致工作量大、優化周期長,無法滿足企業的生產需求。此外,傳統的配礦模式無法實現配礦-燒結-煉鐵總成本最優,雖然個別環節的成本可能有所下降,但鐵水總成本的優化并不明顯,甚至有時不降反升。
在此背景下,中冶賽迪低碳技術研究院將工藝理論、實驗研究與大數據建模相結合,基于單礦粉和混勻粉的化學成分、粒度組成、燒結基礎特性、燒結礦冷態性能和冶金性能等因素,建立了鐵前礦冶一體化大數據庫,基于大數據智能算法建立了深度學習優化模型,以此打造科學有效、穩定優化的配礦方案。
五礦曹妃甸礦石交易中心項目
同時,中冶賽迪與中國五礦曹妃甸公司聯合建設了原料及煉鐵綜合冶金性能實驗室,結合鋼廠生產數據,不斷完善模型,終于打磨出能夠經受客戶和市場考驗的鐵前一體化配礦技術。
中冶賽迪一體化配礦技術首次打通配礦—燒結—煉鐵全工序技術鏈,通過成百上千組實驗和現場生產建立原料性能大數據庫,基于智能算法構建模型,并最終集成為一體化配礦技術平臺,制定價格優勢且質量可靠的配礦方案,在穩定燒結和高爐爐況前提下降低高爐燃料比5千克/噸~10千克/噸,鐵水成本降低15元/噸~30元/噸。
2 降本增效成效顯著 標準粉、全勻礦粉獲市場認可
中冶賽迪充分利用中國五礦曹妃甸實驗室平臺,不斷發掘非主流礦,尋找互補配礦的可能性,通過自主開發的一體化配礦技術,基于礦粉貨源以及市場價格,開發出了滿足市場需求的MHBF、WKHY01和04兩個五礦系列標準粉,產品先后銷售至河鋼集團、津西、天柱、安豐、雙贏、東海、縱橫、文豐、松汀、首鋼遷鋼等鋼廠,累計銷售標準粉400多萬噸。
配礦小組在燒結現場
除了向市場推廣標準粉產品外,中國五礦曹妃甸國際礦石混配中心更注重為鋼廠提供直接入燒的全混勻礦,讓客戶感受到全混勻礦入燒的巨大成本優勢。今年5月,中國五礦曹妃甸公司與文豐鋼鐵正式達成混勻礦供需合作關系,已為文豐鋼鐵連續供應全混勻礦50萬噸,鋼廠燒結和高爐指標均得到大幅改善,燒結料層厚度突破1000mm,高爐燃料比下降30多kg/t,文豐鋼鐵提質降本成效顯著,獲得業主充分認可。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未來,中冶賽迪將繼續深入研究一體化配礦技術,為中國五礦曹妃甸國際礦石混配中心提供專業技術支撐,努力改變中國鋼鐵企業進口礦石的渠道和貿易方式,推動鋼鐵行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