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蔡立軍)從天津市生態環境局獲悉,1月—10月份,天津市PM2.5平均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8.1%,優良天數222天,同比增加3天,重污染天2天,同比減少4天,10年來首次實現階段性達標。
天津市把每一微克PM2.5的下降落實到具體的工程項目,挖潛重點行業,壓減基礎排放。針對鋼鐵、煤電、石化等行業占比大、排放總量大、污染強度大的問題,天津市生態環境管理部門堅持既保生產又減污染的原則,持續指導幫扶重點行業企業深化治理,行業覆蓋范圍、污染排放績效走在全國前列。天津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負責人介紹,持續開展臭氧污染治理專項行動,對1475家企業完成VOCs綜合治理改造,推動58家企業全部完成新一輪次泄漏檢測修復工作,對石化、化工和倉儲等行業的690余座儲罐開展現場幫扶,動態排查解決污染問題。據介紹,天津市4家鋼鐵企業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務,51臺(套)公共及自備煤電機組穩定達到燃氣排放標準,7家大型石化企業全部達到國家A級環境績效,5家平板玻璃、13家垃圾焚燒企業全部達到全國領先的排放標準,重點行業污染排放大幅降低。
今年初以來,天津市不斷完善智慧高效的現代化監管平臺,對工業源實現非現場監管,形成602家重點大氣污染企業自動監控設施與6000家一般污染企業工況、治理設施用電“雙監控”的遠程監管體系,對超標排放企業精準執法,對合法企業無事不擾。目前,衛星遙感、走航監測、無人機巡查、紅外成像等查測溯源手段均被用于全時段精準監管,可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目前,天津市對移動污染源建立可視化“一張圖”,研制出機動車運行分析系統,動態劃定熱點用車區域和熱點路段,實現百萬輛重型柴油車活動水平與污染排放實時監控。天津市對面源污染架設“千里眼”,借助無人機、衛星遙感、高架視頻等科技手段,配合地面巡查,實現對露天焚燒火點的全時、全覆蓋監控。天津市建成覆蓋全市的大氣污染防治綜合指揮調度中心,涵蓋氣象分析研判、空氣質量預警、企業排放報警、問題核實反饋功能,一旦發現超標排放或其他污染問題,立即推送到相關企業和監管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