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礦山行業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減人增安為目標,無論從觀念上還是行動上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22年底,國家礦監局聯合財政部發布《煤礦及重點非煤礦山重大災害風險防控建設工作總體方案》,明確提出“通過建設AI視頻智能輔助監管監察系統、應急處置視頻智能通訊系統和重大違法行為智能識別分析系統,充分發揮AI智能識別、井下精準定位、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在礦山重大災害風險識別、應急救援等工作中的優勢作用”。今年9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這份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個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印發的礦山安全生產領域綱領性文件,同樣提出“推進礦山信息化、智能化裝備和機器人研發及應用”。
礦山智能化以煤礦為開端,在提高安全生產水平、提升安全監察效率方面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華為瞄準礦山行業安全生產痛點,正式以軍團模式深度賦能礦山這個傳統行業,已走過了近3個年頭。
礦山軍團成立以來,首先聚焦在解決方案,打造了礦山工業互聯網平臺、礦鴻、盤古礦山大模型、邊緣云EIC、本安環網、元圖工坊等多個平臺化的產品和基礎能力。下一步就是基于此,疊加合作伙伴的能力,打造聯合解決方案去滿足客戶的實際需求,推進礦山智能化向前發展。我們歡迎更多的伙伴拿出自己的‘獨門武器’,一起把礦山聯合解決方案做大做強。
在9月20日第8屆華為全聯接大會期間舉辦的礦山行業峰會上,華為礦山軍團生態合作業務總裁楊文池用這段話為華為在智能礦山所作的努力做了生動注腳。
“平臺+生態”一直是華為礦山軍團致力推動的戰略,而業內對于華為進軍礦山智能化領域的認識,卻是經過了由“人從眾”到“木林森”的轉變。
“人從眾”:華為軍團破局礦山智能化的平臺之力
開拓一個全新的行業領域并非易事,華為在礦山行業的各項投入顯然是一個不斷發力和持續迭代的過程。
2021年4月,華為成立煤礦軍團,隨即投入二百多人形成作戰方陣。其中,在與國能神東成立的智慧煤礦聯合創新項目組中,華為就常駐70多人?!叭撕鹦g”為華為快速讀懂礦山行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筆者認為,華為在此過程中的平臺化形成了礦山、礦類、礦業三個層次:
首先是礦山方面,聚焦單礦的信息化基礎設施改造,率先用5G、Wi-Fi6、云計算、全光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翻修礦山的信息高速公路,讓所有數據通過統一的跑道“上得來”。
其次是礦類方面,以煤礦為突破口,匯聚煤礦細分行業共性經驗。比如,打造以“礦鴻”操作系統為代表的平臺化產品,通過獨特“軟總線”技術以及統一的MDTP協議等關鍵技術,讓所有設備都說“普通話”。
第三是礦業層面,讓智能化的共性能力在國內外各類礦山、采選冶(化)各個環節進行復用,同時滿足了集團型客戶全產業鏈一體化管理的需求,實現了從煤礦軍團到礦山軍團的升級。
當然,迭代的不只是產品和業務,還有生態圈。
2020年7月,華為最初的智能礦山聯合解決方案發布時,遴選了6家行業內頗具代表性的專業科技公司,初步形成了華為智能礦山生態圈。此后隨著華為“插線板”功能的持續釋放,產、學、研、用各個方面幾乎都可以看到華為積極參與的身影。3年后,華為與華夏天信、精英數智、云時代、北礦智能、軟通動力、北斗天地、南京北路、梅安森、云鼎科技、上海山源、深圳易寶、迪邁數碼、深圳翌日、中煤智能等14家合作伙伴舉行授牌儀式,其實已經不是簡單的朋友圈擴大,更是一種抱團突破的行業生態發展趨勢。
“由于華為的到來,一大批圈外的科技公司開始進入并重視礦山行業了,許多新的技術應用到了礦山?!边@是筆者在業內多次的交流中,大家普遍給出的結論。與眾為伍是“平臺+生態”的特點和優勢。在華為的聯合解決方案中,基于華為的軟硬件基礎設施能力,讓礦山行業科技公司的場景能力得以發揮,同時集成、引入了大量的前沿技術。
“平臺+生態”是華為智能礦山建設的愿景,但不是華為的專營。如今,礦山智能化建設所呈現的加速發展、全面發展態勢,必然是全行業在認同“平臺+生態”這一理念基礎之上,合眾智、集眾力的大勢所趨。
然而“人從眾”似乎只是一種蓬勃發展的勢頭,如何讓產業迸發內生活力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木林森”:華為軍團打造礦山智能化的生態涵養功能
從一棵樹到一片森林,從一個企業到一個行業,從一座礦山到全球礦業。智能化的種子以驚人的速度傳播,智能化的生態以迅雷不及的速度繁榮。
筆者認為,以網絡硬件驅動的華為智能礦山1.0階段是讓數據“上平臺”,華為通過自身網絡和產品參與物理世界的構建。接著以礦鴻為紐帶的華為智能礦山2.0階段是“用平臺”,礦山行業事實上已經開始步入“智能手機”時代,而華為也通過這個操作系統開啟了行業級平臺的搭建。如今,隨著盤古大模型、元圖工坊等的能力輸出,華為智能礦山3.0已然到了需要行業思索怎么“用好平臺”的階段,這是一個助力行業企業基于平臺基礎能力、發揮自身特長進行開枝散葉再創造的過程。
網絡層顯然是華為的傳統強項。近年來,通過推動5G、F5G等無線和有線的礦山信息基礎設施革命,華為的網絡產品已經為眾多礦山搭建起信息高速公路,用一張網絡統一做各種應用的傳輸,把一線數據高效率、高質量地傳輸到數據中心。這也是華為礦山軍團生態合作業務總裁楊文池曾講到的“華為著重聚焦ICT基礎設施,這只是智能礦山薄薄的一層;在此基礎上,華為將用信息化智能化技術助力礦山企業及生態伙伴提升智能化能力,共同打造未來礦山架構,共贏智能礦山未來?!?/p>
那么如何助力合作伙伴?“礦鴻”無疑是其重點打造的位于底層的操作系統。通過礦鴻可以讓合作伙伴用同樣的語言高效溝通,從而讓礦山實現萬物互聯。用礦山軍團CEO韓碩的話來說,就是“建設基于工業互聯網架構的智能礦山,打破傳統煙囪式系統的建設思路,改造‘老城區’,建設‘新城區’,在保護現有投資的基礎上,有計劃有節奏的完成智能化升級?!倍?span style="">礦鴻”的成果也很明顯,歷經9個版本迭代,最終在2022年10月發布商用版。目前在國能神東烏蘭木倫煤礦的43類1808臺套設備,全部成功適配礦鴻操作系統,100%覆蓋了整個煤礦,初步實現了智能感知、智能決策和智能執行,建成了“礦鴻”示范礦井。今年4月26日,礦鴻工業互聯創新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重點實驗室揭牌成立。
然而,讓合作伙伴更爽、更有創造力才是華為帶給行業的新驚喜。今年7月份,華為聯合山東能源發布了盤古礦山大模型,解決了礦山企業AI落地難的問題,引領礦山AI開發模式從作坊式向工廠式轉變,為AI大規模進入礦山打下堅實基礎。筆者認為,盤古大模型節省了初始開發和訓練的時間及資金成本,激發更多的創新場景應用。目前,僅山東能源正在開發和實施的首批場景應用,就涵蓋了采煤、掘進、主運、輔運、提升、安監、防沖、洗選、焦化9個專業21個場景應用。未來,相信會有更多的創新團隊借助大模型的能力,像在鴻蒙上開發APP一樣,通過盤古大模型開發不同場景的人工智能應用。
不僅有平臺級的產品,更有平臺級的合作。華為與合作伙伴精英數智聯合發布了基于盤古礦山大模型的“礦山智安聯合解決方案”,加上精英數智通過大模型訓練出的算法,包括智能反三違、智能探放水、智能瓦斯管理等眾多豐富的應用,全面助力礦山安全生產和智能化監管。
毫無疑問,具備生長能力的生態涵養功能將是華為“平臺+生態”戰略助力礦山行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價值所在,這也是智能礦山建設由“人從眾”向“木林森”轉變的原動力。
“鐵三角”:用聯合解決方案打通礦山智能化的最后1公里
作為礦山智能化建設的最后1公里,項目的落地成效關乎礦山安全高效生產。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提出,推動礦山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圍繞這個目標,華為礦山軍團生態合作業務總裁楊文池總結了華為推出聯合解決方案的“三個有利于”標準,即:有利于提高礦山的安全水平,有利于提高礦山的生產效率,有利于降低礦山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顯然,“平臺+生態”是行業級的戰略格局,而真正聚焦到項目上,在解決智能礦山最后1公里的過程中,具化為所謂的“鐵三角”關系,即華為的平臺、合作伙伴的應用以及客戶側的專家。通過“鐵三角”的強力作用,打造一系列接地氣的聯合解決方案。例如,華為與合作伙伴精英數智聯合發布的基于盤古礦山大模型的“礦山智安聯合解決方案”,可以稱得上華為礦山軍團開展生態合作的樣板工程。作為“鐵三角”的重要一環,精英數智總經理趙存會坦言:“我們已經陸續把過去多年的人工智能實踐積累、專家經驗、行業數據等,遷移到盤古礦山大模型之上、重新訓練、把成果復制到更多的礦山企業,助力行業智能化?!边@不僅是對華為的信任,更是一種運用盤古礦山大模型的基礎能力開展創新的信心。
近3年,華為構建起了基于自主可控的優勢平臺。如今,不僅國能神東著力推動礦鴻應用,中煤集團、山能集團、晉控集團、陜煤集團等也已經開始積極展開相關的探索;華為和山能聯合打造的基于盤古大模型的AI平臺,結合山能的數據、場景,短短幾個月時間,已經訓練出40多個算法,并計劃到今年底完成200多個算法!
華為礦山軍團CEO韓碩顯然一語中的:“智能礦山不僅僅是礦企的事情,也不僅僅是華為的事情,更是在礦山中浸泡多年的眾多伙伴,朝著同一方向,集眾家之所長,共同投入、聯合創新,才能打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