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方大萍安鋼鐵堅持黨建文化引領,堅持“聽黨的話,跟黨走”的企業方針,踐行“經營企業一定要對國家有利、對企業有利、對員工有利”的企業價值觀,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生動展示了黨建強、企業興的紅火圖景。2019年至2023年,方大萍安鋼鐵連續五年銷售收入突破200億元;2017年至2023年連續7年實現在崗員工人均年收入超過10萬元。通過“黨建+”模式,企業不斷提升員工幸福新刻度。
黨建+就業
今年7月初,方大萍安鋼鐵迎來了2024年首批入職的應屆院校畢業生。廖延科,是南昌大學畢業的研究生,中共黨員,也是土生土長的萍鄉人,大學畢業后他果斷選擇回到家鄉,當一名鋼鐵工人。他說,能在家門口就業,很幸福!到方大萍安鋼鐵這家有著深厚黨建文化的企業工作,家人也很放心!
抓黨建促就業,抓就業促發展。秉承“取之于社會 回報于社會”的企業宗旨,近年來,方大萍安鋼鐵推動“黨建+就業”深度融合,以穩健的發展讓企業6000多名員工端穩就業碗。今年,方大萍安鋼鐵招聘的110余名新員工陸續入職。企業既幫助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讓部分退伍軍人走上了工作崗位,還招聘了部分熟練技工,再次為穩就業保民生貢獻了一分力量。
與此同時,方大萍安鋼鐵不斷健全員工素質提升機制,大力實施崗位培養、項目培養計劃,著力提升員工崗位技能,暢通職業發展通道,激勵員工在企業成長成才。該公司現已培養全國技術能手2人、全國鋼鐵行業技術能手1人、享受國務院津貼技能人才3人、鋼鐵行業學知識標兵11人、江西省技術能手10人,江西省青年崗位能手6人,江西省首席技師2人、贛鄱工匠2人、江西省能工巧匠3人、江西省高層次高技能領軍人才培養工程2人、江西省高層次人才“千人計劃”1人。
開啟新時代黨建領航新征程,方大萍安鋼鐵讓員工在企業有干勁、有奔頭。
黨建+智能
數字化、智能化是方大萍安鋼鐵未來的發展方向。2021年,方大萍安鋼鐵建成了江西省鋼鐵企業中首個智能管控中心,成為企業的智慧大腦和指揮中樞,推進信息技術和鋼鐵產業深度融合。自智能管控中心開始籌建,方大萍安鋼鐵大數據中心主任黃清榮就走馬上任,見證了方大萍安鋼鐵從制造邁向“智造”,“智慧工廠”成為企業發展新引擎!
“企業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黃清榮擔起使命,堅定圍繞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目標,依托大數據平臺,和技術人員一起,在企業智能制造的道路上持續研發、突破,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方大萍安鋼鐵在升級硬件的基礎上,軟件方面投入資金5474萬元,建設了智能管控中心、超低排放管控治一體化平臺、生產運營管理系統(MES)和遠程自動計量等項目,不斷提升企業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黃清榮說道。
通過“黨建+”持續賦能科技創新,方大萍安鋼鐵智能制造的步伐越邁越快,開發和應用的智能技術和智能設備越來越多。軋鋼生產線上機器人上崗作業,實現產品自動掛牌和焊牌工作;自主開發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統,實現了2萬多種物資的計劃、采購、入庫、出庫全流程二維碼操作;自主開發的鐵路運輸智能管理系統,實現企業內部鐵路運輸集中調度、指揮,鐵路道口全部實現無人值守可視化遠程集中控制……
“黨建+智能”為方大萍安鋼鐵寫下了新質生產力的生動注腳,企業工人感受到了企業智能制造帶來的便捷和高效率。
黨建+關愛
從2023年起,方大萍安鋼鐵工會工作人員比以往更加忙碌,從這年開始,方大萍安鋼鐵在原有“福利清單”上,又新增春節、中秋、端午等傳統節日福利,以實物的方式發放。每逢傳統節日前夕,員工就樂呵呵地將一件件福利品搬回家。
踐行“方大發展為了員工,方大發展依靠員工,方大發展成果由員工共享”的理念,方大萍安鋼鐵以黨建文化凝聚人心,用真情關愛員工。近年來,方大萍安鋼鐵實施了涵蓋生活關愛、工作服務、家庭保障、業績鼓勵四大類別的十余項方大集團特色福利,覆蓋了員工的教育、醫療、養老、孝親、通訊等,惠及員工全家老幼,讓員工真切體會到“一人在方大,全家有保障,終生都受益”。
“我們工會越忙越高興。方大萍安鋼鐵堅持以員工為中心,讓員工健康有體檢、生日有祝福、困難有慰問,夏送清涼、冬送溫暖,使員工感受到企業大家庭的溫暖。我們企業的福利一個接一個,每年的員工手機話費補貼福利支出約700萬元、免費工作餐福利支出約1000萬元、敬老金福利支出約950萬元、重大節日福利支出約1000萬元。”方大萍安鋼鐵工會科科長廖娟穎說道。
據統計,自2012年重組加入方大集團以來,方大萍安鋼鐵共為員工發放各項方大集團特色福利費用已超過8億元。
不僅如此,堅持黨建引領,落實好全心全意為員工服務,方大萍安鋼鐵還建立了科職及以上管理人員下基層宣傳調研工作制度,黨群系統人員堅持每周下基層,傾聽員工心聲,為員工辦實事。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科職及以上管理人員、黨群人員共下基層11719人次。
通過“黨建+關愛”,方大萍安鋼鐵托起了員工穩穩的幸福感,激發了員工把企業當成自己家的歸屬感,凝聚了企業發展合力。(李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