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孫凱 劉國梁
陽光帥氣、溫和儒雅,是首鋼京唐技術中心工藝室主任、煉鋼所所長季晨曦給人的第一印象??墒且坏焦ぷ鳜F場,他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專注且認真:貼近炙熱的鑄坯仔細檢查裂紋,有他的身影;跟蹤鋼花飛濺的澆鋼過程,他不曾缺席;又重又粗的水口,他抬起就走;鑄坯二冷測溫實驗現場高溫、高濕,他從不回避,只為獲得準確可靠的實驗數據……
俯身一線 全力攻關
季晨曦于2008年博士畢業后入職首鋼技術研究院薄板所。從遷鋼派駐站、京唐派駐站到京唐技術中心,一路走來,他已經在首鋼的科研戰線奮戰了十幾年。身在一線,季晨曦時刻把現場當“戰場”,每天早上提前1小時到崗,了解生產質量情況;下班后與技術中心團隊總結一天中遇到的難題,及時、準確、全面掌握生產動態,保證了科研項目和現場重點難點問題攻關的有序推進。
一段時間以來,高鋁鋼連澆爐數少、鑄坯質量差,成為制約高端產品開發的限制性環節。為了實現對結晶器流場、表面流速的精確分析,季晨曦和團隊一起,克服實驗工具缺乏的困難,自行制作了適合現場使用的測量裝置。為了保證檢測數據的準確,他和同事一起認真測量不同工況下的結晶器表面流速,并反復核對每一組數據。現場的煙氣高溫熏烤,很快就讓“白面書生”變成了“黑臉漢子”。為了更好地對鑄坯表面缺陷進行分析,他們不但詳細記錄了每塊坯子上的缺陷形貌和位置特征,而且還向現場的工人師傅們仔細詢問澆鑄時的現象和澆鑄過程中的異常點,確保掌握每個細節。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通過不懈努力,他們成功攻克了高鋁高強鋼板坯連鑄關鍵技術問題,使高鋁鋼連鑄板坯的橫向凹陷、裂紋、斷坯等缺陷的形成原因“大白于天下”。同時,他們還提出并開發了結晶器非正弦小負滑脫新型振動模式,將缺陷發生率降低至0.1%以下,拉速從0.8米/分鐘提高至1.2米/分鐘以上,高鋁鋼連澆爐數提高到5爐以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組織的專家評審會評價該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探索機理 突破瓶頸
作為一名科研人員,季晨曦始終把“當好科技自立自強的排頭兵”作為自我要求,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技術水平和業務素質。在服務現場的同時,他對科學機理的探索和研究一直保持著強烈的欲望。2011年,季晨曦作為合作研究員赴日本東京大學訪學,研究高錳高鋁鋼與爐渣的物理化學反應過程,豐富了高錳高鋁鋼冶煉的工藝知識,為首鋼高錳高鋁鋼潔凈度控制、水口無堵塞多爐連澆技術開發奠定了基礎。
深厚的理論功底,是迸發創新創意的前提。2018年,季晨曦在參加亞洲鋼鐵年會期間,聽到有關專家講述合金對精煉效率影響的分析,讓他迅速聯想到了首鋼京唐高磷鋼冶煉瓶頸問題的解決方案。會議結束回國后,針對首鋼京唐高磷鋼冶煉時間長、潔凈度偏低的情況,他迅速協同作業部和研究院開展全流程實驗,對工藝現狀進行深入調研,并聯合北京科技大學,對潔凈度的影響機理進行深入分析,最終從冶煉過程、夾雜物去除機理以及磷的合金化方式上,獲得突破。
靈丹一粒,點石成金。這一舉措,使首鋼京唐高磷鋼冶煉真空處理時間縮短了15分鐘、中間包鋼水全氧降低7ppm,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他又緊密協同煉鋼作業部開展創新實踐,構建了轉爐—RH精煉—板坯連鑄高效生產體系。超低碳鋼轉爐出鋼溫度降低至1650攝氏度以下,轉爐出鋼完畢至連鑄開澆的時間縮短到了65分鐘以內,主要指標優于國外先進企業。
一路走來,季晨曦時刻以謙虛的態度,在實戰中磨煉、在專業上錘煉、在項目中淬煉,心無旁騖潛心科研,累計發表論文百余篇,獲得授權專利30余項,受聘為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學院企業兼職導師、冶金科學技術獎網絡評審專家、中國金屬學會連鑄分會和物化分會委員。他堅持知行合一的科學精神,用實際行動實現個人價值與企業和行業發展相融合。知不足而奮進,補差距唯自強。新一代鋼鐵工作者將始終秉承前輩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再創中國鋼鐵工業新輝煌。
《中國冶金報》(2022年6月28日 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