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當下的攀鋼釩廠區,綠樹成蔭,鮮花綻放。
擁有全國最大的釩鈦磁鐵礦冶煉高爐、全國先進的鋼軌生產線……展示著該公司清潔生產的成功實踐;
整齊茂盛的高山榕、柳葉榕等行道樹,與三角梅、非洲茉莉等花草灌木,形成了園林式廠區,詮釋著該公司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持續投入,為履行社會責任提供堅強保障
因地處長江經濟帶、毗鄰主城區,資源稟賦特殊、地理位置特殊、物流條件特殊,與其他鋼鐵企業相比,攀鋼釩所面臨的環保挑戰更加嚴峻。
攀鋼釩所冶煉的釩鈦磁鐵礦含硫量是普通礦的6倍多,每立方米燒結煙氣中二氧化硫含量達到了5000毫克至8000毫克,治理難度遠大于同行業。
盡管困難重重,攀鋼釩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全力以赴打一場污染治理的攻堅戰和持久戰。該公司先后淘汰了5臺130平方米燒結機,現有的4臺燒結機全部實現煙氣脫硫,外排煙氣二氧化硫含量遠低于國家標準,其中新3號燒結機達到國家超低排放要求。
像這樣淘汰落后產能與采用新工藝、新建環保設施并舉的事例,在攀鋼釩還有很多。6座焦爐全部實現了干法熄焦,5座高爐全部配套TRT發電,煉鋼轉爐煤氣全回收,江排口污水集中收集處理,既大幅提高了能源綜合利用率,又進一步降低了污染物排放。特別是近三年來,完成轉爐一次除塵改造、冷軋酸再生尾氣凈化升級改造、焦化酚氰廢水處理系統升級改造等65個重點環保項目整治,有力支撐了該公司“達標排放”和“總量控制”目標。2018年,該公司獲得了四川省“環保誠信企業”榮譽稱號。截至目前,攀鋼釩環保資產占固定資產15%,高出同行業5個百分點。
嚴格管控,讓碧水藍天成為常態
2016年,攀枝花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100%。2019年5月7日,國家生態環境部首次發布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攀枝花市位居全國第7名。攀枝花市環境質量持續向好,離不開攀鋼釩付出的卓絕努力,離不開攀鋼釩加強環保管控,積極守護攀枝花市的碧水藍天。
該公司恪守環保管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建立了全員、全工作、全流程的管理模式,將環保重點工作任務列入年度行動計劃,分階段專題部署。實行定點、定人、定責,強化環保精細化管理;環保履責動態積分,強化領導干部履責考評等一系列措施,建立快速反應和處置機制。加強生產管控,確保生產設施的正常運行、維護和精細化管理。嚴格執行環保指標下班組工作要求,環保指標與生產指標同布置、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削減各項污染物排放總量,切實做好環保設備設施的正常運行和點檢維護,為攀枝花市空氣質量的優良作出了積極貢獻。
攀鋼釩始終致力于生態環境建設。對于有著“象牙微雕鋼城”之稱的攀鋼釩而言,在綠化美化廠區工作中建立了“點、線、面”相結合的立體化全方位模式。抓點、連線、造面,拓展生態建設的廣度和深度,形成立體多維的廠區綠化系統。
抓點,攀鋼釩各二級單位自行栽種、養護,取得了“細微之處見綠化”的效果;連線,打造綠色景觀廊道;造面,結合廠區實際,優化綠地布局結構,實施建筑物垂直綠化和廠區環境整治,擴充綠色,增加綠量。經過多年努力,攀鋼釩現有綠化面積125萬平方米、行道樹11600株、點狀植物15800株,分布在弄弄坪、冷軋廠、發電廠等片區,另外還有250萬平方米的林帶分布在弄弄坪主廠區周邊,為廣大職工營造了一個綠色宜人的生產生活環境。
強化攻關,為超低排放提供技術保障
創新技術,綠色冶煉,清潔利用,永續發展。這是鋼鐵行業改革發展的應有之義。遵循這一思路,面對環保治理難題,攀鋼釩不但實現“人控”,更聯合中科院過程所、重慶大學等重點科研單位實現“科技控”。
針對焦化廢水綜合治理、煙氣達標排放、粉塵治理等方面開展研究工作,實施科研協作項目40多項,開發了煙氣、粉塵、廢水等污染源治理多項新技術,為環保治理提供了堅強技術保障。
截至目前,攀鋼釩固體廢棄物全部實現有效處理和利用。含鐵物料返回燒結等工序,實現全部循環利用;氧化鐵皮、污泥等進行綜合利用,生產煉鋼冷卻劑;高爐渣、鋼渣等冶金渣用于生產礦沙、碎石等建筑用原料,實現了資源高效循環利用。
弄弄坪廠區內各種管道蜿蜒起伏,頗具氣勢,有些直徑達2米多。一根根管道將焦爐、高爐、轉爐產生的煤氣、蒸汽等余熱余能匯聚到發電裝置里,全部被轉化為清潔電能。
攀鋼釩對照國內同行業先進指標、歷史最優指標,系統分析存在的生產工藝流程不合理、能效低、高質低用、余能利用不充分等問題,通過簡化工藝、縮短流程、科學合理用能等措施,實現從源頭、過程控制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產生,提升清潔生產水平。工序能耗逐年下降,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水平逐年增高。2018年與2006年相比,噸鋼綜合能耗下降22%,噸鋼新水耗量下降5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93%,煙粉塵排放量下降74%,大幅改善了區域環境質量。
履行社會責任,勇扛環保重責,攀鋼釩一直在路上。他們仍將強化環保管理,堅持保護環境與生產經營并重的原則,實現環境保護和生產經營同步,在發展中落實保護,在保護中促進發展,堅持節約發展、循環發展、清潔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